司法服務“向前一步”,打通公平正義“最后一公里”?;鶎尤嗣穹ㄍルm小,但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卻有著大擔當。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糾紛、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線,處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前沿。 為展現中山兩級法院及人民法庭的審判職能,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中山分社推出“百姓身邊的法庭”系列報道。 2021年,市中級法院出臺《人民法庭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意見》,開啟“五化”工程,推進新時代人民法庭現代化建設。在中山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的背景下,中山市7個人民法庭堅持“司法為民、公正司法”主線,創新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立足發揮司法審判職能,認真貫徹強基導向,在為民辦實事中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。 該組系列報道先后走進火炬開發區人民法庭、古鎮人民法庭、坦洲人民法庭、東鳳人民法庭、沙溪人民法庭、黃圃人民法庭、三鄉人民法庭,了解基層法庭的工作亮點和創新舉措,用視頻快閃和文字展現人民法庭服務人民群眾、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成效,助力中山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。 今日介紹:沙溪人民法庭 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沙溪人民法庭(下稱“沙溪人民法庭”)位于“中國休閑服裝名鎮”——中山市沙溪鎮,主要負責審理轄區及周邊大涌鎮、西區的各類民商事案件,現有干警21名,其中法官7名,法官助理8名。 沙溪人民法庭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第一位,支部現有黨員9名,78%的黨員為法官。沙溪人民法庭立足轄區勞動密集型企業相對集中的特點,不斷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,深化“庭所共建”機制,推動司法行政機構參與人民法院訴調對接、訴源治理、基層治理和普法宣傳等工作。 
●群眾給沙溪人民法庭法官送錦旗。
近年來,沙溪人民法庭主動參與轄區基層社會治理,積極服務中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。認真開展“人民法官下村居”活動,通過實地走訪,電話訪談等形式同駐點村居聯系溝通化解矛盾、解決糾紛。落實普法宣傳“進學?!薄斑M社區”工作,前往轄區中學、街道開展校園普法、模擬法庭、民法典宣講工作。深入基層主動作為,沙溪人民法庭法官分別前往轄區綜治部門調研,共商基層治理,并與轄區內三個司法所共同簽訂“庭所共建”協議。創新開展“多元化調解”項目,結合法庭受理案件特點,通過調解形式、時間、參與方多元化等提高當事人參與調解的積極性和針對性,成效顯著。 下一步,沙溪人民法庭將繼續以“庭所共建”“多元化調解”為契機,創新發展“楓橋經驗”,加強訴源治理,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資源整合共享,打通司法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|